
胚胎植入後臥床休息是不是對成功懷孕有幫助?
試管嬰兒療程中,每一個步驟都是一項關卡,從刺激排卵開始,雖然使用了排卵針,承受扎針的痛苦,但還是會擔心卵巢反應是否符合預期;取出的卵子品質是否優良,擔憂受精狀況;即使受精了,也會擔心胚胎發育分裂是否順利 ,胚胎品質好不好…..等等 患者每一天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 ;好不容易進行到最後的步驟-胚胎植入,很多不孕不育患者相信胚胎移植後,一定要臥床休息,甚至還要有固定的姿勢,也不允許隨意活動。
在 IVF 早期的時代,植入胚胎後患者會保持較長仰臥的時間,希望避免子宮收縮,而將胚胎從子宮排出。曾有聽聞過臥床休息至 24 小時,甚至有些長達 2 週。 但是真的有必要嗎? 在講求醫學證據的年代,有一分證據,說一分話 ,胚胎植入後臥床休息是不是對成功懷孕有幫助?
在一項系統文獻回顧研究,總共收納14篇研究報告,沒有一篇報告顯示任何時間的臥床休息對懷孕是有幫助的。另一篇採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,將120 位患者隨機分配,分為臥床休息 15 分鐘或立即活動兩組,並以超音波檢查子宮腔內氣泡的位置;結果顯示兩組之間並沒有差異。另一個研究也顯示,患者在胚胎植入後立即站立,在站立之前和之後氣泡的位置也是相似的。這兩篇研究證實了胚胎植入到子宮後,並不會是否臥床休息而改變胚胎在子宮的位置;也就是說胚胎不會因為活動而排出體外。另一個設計良好之隨機對照試驗,將 240 名首次接受 IVF 的患者隨機分為臥床休息 10 分鐘和立即活動兩組,結果顯示,立即活動組的活產率反而較高。說明臥床休息反不利於胚胎著床,顛覆了一般人的想法。
胚胎植入後可回家自由活動或在醫院臥床休息30~60分鐘即可。臥床休息主要是讓病患覺得有安全感,避免萬一沒懷孕,病患會歸咎於自己是否因為植入後沒多久就下床、如廁、走動…等等無關成敗的因素。超過1小時的臥床,恐怕會讓病患腰酸背痛、血液循環會變得緩慢,容易造成血液停滯引起栓塞 在床上胡思亂想,增加焦慮感及心理壓力,而我們的交感自律神經會因此繃緊,造成血液循環不好,子宮的血流減少,進而影響黃體素補充的效果,反而降低懷孕的機會。
另一個病患常問的問題是“是否必須請假在家休養?”醫師認為可正常工作,倘若有假可放,亦可在家休假,但絕不是臥床休息或足不出戶,應以正常休假方式進行,使自己身心均能鬆緩一下。若休假反而令自己胡思亂想、更緊張,那不如去上班,胚胎植入後有沒有上班都不會影響懷孕率。然而也並不是表示病患這段期間可以不注意休息的重要性;一般而言,植入後短暫休息2-3天,之後減少劇烈運動或是勞動,例如抬(提)重物、跑、跳或撞擊等,下班回家後盡量讓身心放鬆,粗重的家務事請家人代勞,適度的活動反而會利於著床增加懷孕的機會。